医药类营养师,主要从事医生、护理、药品生产销售工作; 保健类营养师,主要从事营养保健产品(安利、完美等)的生产销售工作;
饭店类营养师,主要从事餐饮酒店高级管理、职业点菜师、高级行政总厨以及厨师工作;
食品类营养师,主要从事食品快餐的生产销售以及营养配餐工作;
咨询类营养师,主要为社区、企业家、高级收入家庭、职业病人等提供营养咨询服务等。
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医学将不只是维护健康,而是越来越关注如何进一步改善人们的体质,提高人们的智能。营养学、生态学、心理学、生物学、优生学等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,营养学人才将越来越走俏。 就我国经济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趋势来看,十分需要营养专业人才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日本、美国等国还举办短期的“女子营养大学”,以此科学评价和指导国民的膳食消费,可见其对营养学的重视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传统的营养概念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已不能适应人民的需要,例如饮食营养不平衡,脂肪摄入过多等,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,人们开始注意饮食保健,要求增加营养保健知识,并需专门人才进行指导和研究。例如区级医院、社区服务中心等都需要懂临床又懂营养的专业医师。上海已步入老龄社会,越来越多的养老院的建立,需要配备营养师。 由此可见,此类专业毕业生将有非常广阔的工作前景。 我国营养师职业缺口巨大(业界关注)
卫生系统内部将营养师分为公众营养师与临床营养师,通常所说的营养师是指公众营养师,非典以后,人们开始真正关注营养,这也把营养师的缺乏推向了风口浪尖。 世界健康咨询师联合会的魏跃先生透露,我国营养保健专业人员现在有4000人左右,即每30万人一名营养师。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,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,专业人士很少。这与瑞士、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甚远,日本的营养师数量在40万人以上,平均三四百个人就有一个营养师。 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曲先生表示,应该配备营养师的单位,包括幼儿园、学校、社区、医院、企事业单位等,但实际的情况却令人堪忧。据了解,在北京市的幼儿园中,除了个别规模比较大的聘请了营养师以外,其他幼儿园都没有配备营养师。学校更是如此,卫生部的一位人士坦言,在全国的学校食堂中很难找到营养师,而且很多学校的食堂都承包给了个人。 不只是幼儿园和学校遭遇营养师难求的尴尬,医院、社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。中国营养学会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,在被访的403所医院中,只有47%设有营养科,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,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。医院里与营养有关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,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,仅占22%。社区工作繁多而琐碎,营养师的问题更是无暇顾及。 认识误区亟待突破 许多医院的营养科形同虚设,众多的大专院校、中小学、幼儿园的保健医师和营养配餐人员也不真正懂营养,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的营养事业没有发展起来呢? 据报道,我国营养学人才教育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短暂的繁荣,当时从事营养专业学习的大有人在,由于后来基层医院、社区、学校、幼儿园一直没有营养师岗位的法定设置,我国百姓对营养知识了解还不多,营养师这个职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,造成了毕业学生工作困难,并最终导致了营养学教育的门庭冷落。营养专业学生求职遭遇尴尬,最后不得不转行做其他工作。 北京某健康咨询中心的刘经理表示,目前,仍有很多的人在营养膳食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,老百姓传统的饮食习惯与科学的膳食观念之间也有着不小的冲突,通过营养师对此进一步加强科学的引导很有必要。有专家认为,人均GDP指标由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的时期,是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,如果在这个时候加以正确的营养指导,将明显提升我国居民的体能和智力水平。 医院、学校、幼儿园、宾馆、饭店、运动(运动产品,运动资讯)队、食品企业、健身(健身产品,健身资讯)俱乐部、美容院、社区、养老院等都对营养师有强烈的需求,这一需求量至少要在400万人以上。有关部门已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,据有关人士介绍,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订相关法律,以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,并将逐步在医院、幼儿园、学校、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。 |